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新时代南农精神”大讨论之继承与传承“诚朴勤仁”的南农精神
  • 日期:2024年03月22日 09:41
  • 编辑:刘丹
  • 浏览次数:
  • 【字号:
  • 打印本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传承弘扬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彰显南农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新时代精神风貌。2024年3月20日下午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博士党支部联合蔬菜设施教师党支部开展“新时代南农精神”大讨论及校史馆参观活动。

大讨论活动由蔬菜设施教师党支部书记李季老师主持。全体党员共同学习了解了南京农业大学的建校历史,发展历程及辉煌成就。伴随着南农的崛起,学校中的“法国梧桐”,“武林”,“主楼”和“一二三学生宿舍”等标志性建筑刻画在了南农的历史长河中,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南农精神的时代楷模。研制出治疗疟疾“救命药”的毛宗良教授,研制青霉素的樊庆笙教授,三访罗布泊的彭加木教授等老一代南农人用他们的辛勤与汗水铸就了南农的浓厚底蕴,并始终践行着“诚朴勤仁”的校训与精神。他们与南农同心协力,为国家农业快速发展和脱贫攻坚贡献出“南农力量”。南农和南农人艰苦卓绝,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勉励着在场所有党员,要诚信做人,诚实做事;求真求善、质朴敦厚;勤敏砺学、持之以恒;心系苍生、仁爱天下。全体党员对南农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并针对如何继承并

发扬南农精神,丰富新时代南农精神内涵展开了讨论。

作为“中国第一个园艺系”,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既肩负着培养农业人才的历史重任,又承载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希冀与厚望。“南京小白菜”、“南京大萝卜”等优良种质资源的创制离不开南农人的坚持与奋勇拼搏,为实现优异园艺种质资源的创制与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侯喜林教授分享了曹寿椿教授与小白菜的故事,他指出,正是因为有曹教授打下的基础,才得以实现如今一年四季的“白菜自由”,在继承曹教授研制的优良种质基础上,已创制出耐热、耐旱、耐寒、耐盐及兼具食用和观赏价值的多种优异白菜种质。园艺与人类生活及健康息息相关,园艺作物“果菜花茶”的发展都具有同一目标,即为丰富人们饮食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之后陈劲峰教授讲述了对新一代园艺精神的思考,园艺人在南农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如今新一代园艺人如何能够实现新的亮点。他表示园艺师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找到新的方向,同时找到自身不足,要能承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继承并发扬园艺精神。

全体党员针对如何赋予园艺精神的时代内涵展开了讨论,形成了两个主要观点。一是继承与传承“诚朴勤仁”的校训精神。师之大者为国为民,要以农业的发展为己任,以助力脱贫攻坚为使命,心怀园艺,立志为社会和产业做出贡献。秉持踏实肯干,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找到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向优秀者学习。要能承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做实验,做好各项工作。做到专而不泛,有的放矢,坚持不懈,最终实现攻破难关。二是追求创新,力求实现新的亮点。通过不断学习找到新的方向,树立远大的目标,敢于创新,坚持创新。加强对外拓展与交流,争取资源,寻求合作。力争在项目创收,科技论文发表,科技成果转化,精准扶贫等方面做出新的突破。

最后,全体党员参观了南京农业大学校史馆,了解了南农从三江/两江示范学堂农学博物科和私立金陵大学农科的合并到突破重重难关发展至今的历程,认识了一批批优秀的南农人,领会了他们践行一生的南农精神。而其中的园艺学科从拆分至仅剩2名教授进行教学的境况,到发展为如今的A级优势学科,离不开一代代园艺人的坚持与奉献。全体党员更加深刻理解了“勤于园 精于艺 厚于德 勇与新”的园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