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日期:2022年02月21日 11:00
  • 编辑:王乙明
  • 浏览次数:
  • 【字号:
  • 打印本页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南京农业大学陈发棣教授领衔的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教师团队入选。

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师生合影

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组建于1999年,团队目前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9人。通过引育并举,传帮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建成一支学缘结构合理、研究方向明确、特色鲜明、技术过硬、团结协作,潜心菊花现代遗传育种基础与应用研究的队伍。团队成员入选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含海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20余人次。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农业部创新团队和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牵头建有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近10个,是作物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重要成员。20多年来,团队坚持立德树人、强农兴农根本任务,聚焦我国传统名花菊花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及成果示范推广。在我国花卉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彰显师者情怀 树立为师典范

团队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师德师风及文化建设。获批教育部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积极发挥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引领和文化涵育功能。深挖专业特色思政元素,建成《春风花语润桃李》《一朵金菊的旅行》等特色课程思政,打造“以文化人”思政格局,构建“第二课堂”思政实践,实现“三全”育人。以“四有”好老师为准绳,打造“尚德厚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团队文化。通过一线走访、座谈会、谈心谈话等建立师生紧密联系制度,打造师生共同体。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升学、就业中遇到的难事。团队所在支部获江苏省教工委高校特色党支部,2人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1人获评为江苏省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

团队获批教育部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团队成员房伟民教授开展“以文化人”课程思政

坚持立德树人 深耕育人之园

团队重视教材、课程及教学改革建设。主编、参编“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观赏园艺学》、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花卉栽培学》、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设施园艺学》等,建立园艺知识“理论+实践”课程群,构建涵盖全产业链的“经典知识+前沿进展+案例分析”课程内容,开设《现代园艺科学前沿》《花卉学》《观赏植物遗传与育种》等系列课程,引入岗位科学家、创新创业导师等开展教学,建设学术和产业二元导师队伍;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平台建设,实施“科教产三位一体”教学,将研发成果和产业资源用作案例库。“一核两翼三融合”复合型园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园艺专业‘三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等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4项。一批毕业生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双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等部省级人才。

团队成员主编的国家级教材

团队负责人陈发棣教授(右三)指导学生开展菊花杂交育种


瞄准前沿求突破 把脉产业拓发展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迫切需求,针对菊花重要性状形成机制不明、主栽商业品种单一、抗耐性差等关键问题,开展攻关。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1项杰青、1项优青、2项海外优青、3项重点基金)、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国家与省部级项目200余项。建有国家菊花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资源5000余份,数量居世界首位,在菊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奖等科技奖励13项,入选国家杰青25周年成果展。发表研究论文500余篇,发文量居世界菊花研究领域首位;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2件;国家植物新品种权89个、省级鉴定品种20个。打破了商业菊花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推动我国菊花品种更新和产业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团队获国家科技奖励2项

团队菊花新品种选育成果入选国家杰青25周年成果展

聚焦美丽乡村“花经济” 做好产业扶贫“花文章”

研发的菊花新品种、新技术已在20余个省(市)大量推广应用,满足了品种多元化需求;开发出菊花酒、菊花口红等衍生产品,实现产业链创新,形成了“南农菊花”品牌。创建了“品种+产品+旅游”一体化“南农菊花”推广模式,建成可持续性、土地高效产出的观光菊园周年运作模式1套,在全国建成20余个菊花主题休闲旅游基地,年参观人数超过两百万人次,为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新途径,多个基地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国家4A级和3A级旅游景区,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在贵州、青海、湖北、泗阳等地开展菊花产业扶贫,帮助贫困乡村建菊园、办菊展、开菊厂,其中,麻江扶贫项目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教育部“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打造了花卉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样板”。入选中央电视台“花季中国”、广电总台“脱贫大决战”等节目,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团队成员管志勇教授(左一)在麻城指导菊花生产

团队成员王海滨副教授(右二)指导学生开展菊花功能性衍生品开发

(校对:王乙明 审核:陈素梅)